问题描述
今天在帮同事解决问题时,发现了这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,特记录下来备忘。
问题是这样的,同事开发的是应用程序动态库模块,通过应用的框架中以接口方式供外部使用。然后他想对这些接口生命周期进行控制,从语法角度上约束使用者使用的手段。因此他作出了以下修改:1.增加接口的析构函数,并将析构函数设定为保护级别2.返回接口的函数用shared_ptr的形式返回具体代码示例
// 测试接口struct IAA{ virtual void Release() = 0;protected: virtual ~IAA(){}};// 对象删除器struct HelpDeleteIAA{ void operator()(IAA* pAA) { if (NULL!=pAA) { pAA->Release(); } }};class CAA : public IAA{public: CAA() { } virtual ~CAA() { } virtual void Release() { delete this; }};typedef std::tr1::shared_ptrSPIAA;// 测试创建SPIAA helpIAA(bool bFlag){ if (bFlag) { return SPIAA(new CAA, HelpDeleteIAA()); } return SPIAA(static_cast (NULL));}int main(){ SPIAA spAA = helpIAA(); // 测试使用 return 0;}
写完以后兴冲冲的一编译,傻眼了,提示是不能访问IAA::~IAA()的析构接口。可是在代码中明显指定了删除器啊?百思不得其解。。。
问题原因分析
经过调试后发现问题出现在helpIAA()的函数中,由于智能指针shared_ptr()是一个模版,满足模版推导的过程,而在helpIAA()函数中用到了两种函数构造原型,猜测可能是编译过程中对该模版推导顺序影响了最后产生的结果。
解决方案
将helpIAA()函数的返回代码
return SPIAA(static_cast(NULL));
修改为
return SPIAA(static_cast(NULL), HelpDeleteIAA());
然后执行编译,编译器顺利编译通过了。
总结
以上的问题原因推断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,如果不正确的地方欢迎各位斧正。